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从小事做起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时间:2015-06-16 08:26
  
  为了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感动程度,结合医院开展“我为病人送温馨”优质服务活动,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发出“我为患者做件事”的倡议,全科员工热烈响应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涌现出一幕幕的感人故事。
  从疾病护理向生活护理延伸
  也许说疾病诊疗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而能让患者开心快乐地在医院享受治疗的过程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将医护服务从疾病护理向生活护理上延伸,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内涵首先扩大。
  患者邝某吞咽功能受损,留置胃管后口唇经常干裂结痂,官银玉医生看见后立即拿来唇膏细心得为患者搽上。
  何奶奶经常失眠,护士邓二娇听到后利用休息时间打盆温水帮她洗脚、泡脚,让何奶奶睡上一个舒心觉。
  患者易奶奶一日中午就餐时睡着了,王霞香医师查房时发现,想到病人患糖尿病要按时进食,将起唤醒后自己喂饭给她吃,将菜中鱼肉的鱼刺小心挑出,以防其被鱼刺卡住喉咙。
  天气炎热后,行动不便的李爷爷身上出汗很多,护士何深霞给李爷爷擦身更换干净衣物,让爷爷晚上睡觉舒服了。
  心理关怀彰显白衣天使温情
  病人因为身体不适来到医院住院,伴随着改变的还有大量的心理问题。主动舒缓患者的心理症结,帮助病人唤起阳光心态,是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另一个亮点。
  一日夜班,316床余婆婆做梦梦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女儿,梦醒之后惶恐不安,紧紧捉住护士的手。值班丁美惠医生听闻后,过来握住婆婆的手,和护士们陪着婆婆聊聊心里话,让婆婆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再度安静地睡去。
  陆婆婆是个乐观开朗的婆婆,很喜欢做手工,但由于股骨颈骨折了活动不方便。护士赖裕霞下班后,陪婆婆折纸,帮助婆婆打发沉闷的住院生活,婆婆很开心。
  离休干部武爷爷,入院后一直想出去院外走走,因病情不允许未能实现。如今病情终于平稳,邓丹和巫远医生陪同一起走出了医院大门,逛逛街、吃晚餐,武爷爷开心得极了。
  满意来自于超常规服务细节
  对于消费群体而言,获得超常规的服务往往会得到满意感动。如果医护服务能不仅体现在医疗相关的服务上,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又好像与医护工作无关的服务工作,这又会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一个支点。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没刻意这么想,但就是这么做的。
  老年患者洗澡不方便,有时得必须借助洗澡凳。有一天患者陆某的洗澡凳坏了非常着急,中医科主任张亮明看看并不是太复杂,主动拿来工具为患者修好了洗澡凳。
  护士邓飞霞晚班接班巡视病房的时候,患者向她反映厕所马桶有异味。晚上没有卫生员,为患者的健康考虑,邓飞霞巡完房后马上就给病人把马桶刷洗干净。
  患者许颂泰因行动不便,家属给患者吃完饭后未及时洗饭盒,护士李钰贞看到后,默默地帮患者洗好碗筷。
  护士刘炜迎发现加310床患者放床边上的裤子烂了,为其尽一点绵薄之力,将脱线处缝补好。
  陈婆婆说她喜欢的冬天外套脏了,吴金妙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将婆婆的外套洗干净了,婆婆非常开心。
  面对时而发生的紧张医患关系,要考虑社会因素,但是也必须要认识到我们医疗服务自身还有改善的空间。今年1月份国家卫计委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广州市卫计委及时积极地做出了响应和安排。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能做的和要做的都还很多。像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这样,从每个人一起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爱”,也许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最好的落实方式之一。用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为我们服务添色,一句善意的问候让患者充满暖意,一个鼓励的眼神使病人充满信心,换位思维为患者着想和排忧解难,总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同,创造出更加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