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迎高峰?医生紧急提醒→

来源:宣教科  时间:2025-05-25 10:06

近日,「新冠」再次回到公众视线,不少人身边都有亲友同事再次检测出阳性,知名歌手陈奕迅也因感染新冠被迫延迟演唱会。

5月20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新冠疫情流行情况,据介绍,我国目前新冠检测阳性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感染症状主要以咽痛(“刀片嗓”)、低热(通常<38.5℃)、咳嗽为主。


针对近期新冠病毒阳性率升高,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呼吸内科杨建民主任建议市民,科学防护是减低感染几率的关键,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的基石,早期干预是预防病情恶化的保障。

感染以轻症为主,市民无需过分担心。


新冠又迎高峰?医生紧急提醒→


杨主任表示,实际上自今年3月以来,我院门诊新冠阳性检出率已连续多周超过60%,每日门诊几乎超过10例新冠病毒阳性患者。

目前阳性率虽高,但多数患者为轻症为主,主要是中低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年轻人一般3至5天就能缓解,市民无需过分担心,但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如慢阻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仍可能进展为肺炎,“建议大家出现高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乏力,伴有头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状,尽早就医。”


医生建议:高危人群需尽早就医

“距上一波大规模感染已逾2、3年,中和抗体滴度普遍降低,可能是导致这次小高峰其中一个原因。”如感染情况较轻,对症治疗即可,如使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咳药(右美沙芬),同时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叠加使用多种中成药,但出现以下情况,需立马警惕、尽早就医:

老年人及慢病患者:若感染后出现持续高热(>3天)、呼吸急促(静息时>30次/分)、血氧饱和度≤93%,需立即就医;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后尽早(发病5天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若感染后持续存在乏力、胸闷、认知障碍等症状超过1个月,需至呼吸科或康复科专项评估。


新冠又迎高峰?医生紧急提醒→


防护策略:筑牢三道防线

1、日常防护

外出须佩戴口罩(尤其地铁、医院、飞机、火车、商场等密闭场所),勤洗手、勤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家庭中若有感染者,应单独房间隔离,用餐分桌,卫生间每日消毒。

2、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强化免疫屏障,≥60岁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普通人群若距上次感染或疫苗接种超过6个月,建议补种加强针。

3、增强自身抵抗力

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鱼、蛋、奶)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避免熬夜,保持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