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国字号”!我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级评审
4月26日,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CCPCC2025)授牌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经过严格审核,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正式升级为“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单位。
这是医院继2022年7月通过省级胸痛中心认证后,再次获得的国家级认证,是医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胸痛中心的救治体系、质控能力和区域协作水平已经进入“国家队”行列,能为广大胸痛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
争分夺秒!23分钟打通外籍病人闭塞血管
今年1月,40岁的李先生中午在家时,突发出现持续性胸痛,闷痛,伴有微汗。李先生意识到不妙,12点27分自行拨通了120电话,我院急诊科接诊了解病情后,立即派出救护车。
13分钟后,我院救护车到达现场,急诊科医生快速行动,仅用2分钟便为张先生复查了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用药的同时将心电图及简单的病情描述上传回医院,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启动导管室,实行介入干预手术。
13点07分,李先生进入医院介入室,13点30分,闭塞血管成功开通,从进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D to B)仅用了23分钟(国际标准时间是90分钟)。这次及时救治,为李先生挣得了抢救“心肌救治”的先机。术后,李先生情况稳定,没有出现并发症,已康复出院。
胸痛中心多措并举,为生命随时待命
“缩短心梗救治时间,对于降低其死亡率至关重要,在发病120分钟内尽早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开通梗死血管是国际上公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医院急诊科马建强主任表示。
实际上,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目前已与周边区域医院形成了稳定的区域性胸痛急救网络,实现从患者发病、救护车转运、入院后辅助检查、急诊介入手术等救治环节的无缝对接,网络运行流畅、规范。
据了解,我院胸痛中心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已接收近400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患,成功完成急诊心血管介入手术408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to-B时间(患者从进院到血管开通)平均时间为62.7分钟,最快D-to-B时间为23分钟。
结合人工智能 推进胸痛中心高质量再建设
胸痛中心负责人、心血管内科主任黄仲略表示,医院胸痛中心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胸痛患者到院无需挂号缴费,直接进入抢救流程,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等科室已形成多学科救治链,24小时待命,病人即到即治,旨在为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规范、准确的救治途径。
此次通过认证,不仅是对我院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全体医护人员的鞭策。
“再认证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表示,医院将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深度融合AI辅助技术与临床实践,通过优化救治流程、畅通绿色通道、强化区域协作网络,实现胸痛中心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以更高标准的医疗服务,为更多胸痛患者打开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