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封管成功,70岁脑出血婆婆重获新“声”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  时间:2022-10-08 16:47

气管切开术是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是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的常见手术。我国气切手术发展已相当成熟,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会存在气切后拔管困难的情况,给日常护理和康复带来诸多不便。

日前,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接诊了一位脑出血的老患者,在气切术后带管生活半年多。经过科室团队的通力协作,成功帮助婆婆封管,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气切封管成功,70岁脑出血婆婆重获新“声”


脑出血术后开气切,风险大、拔管难


70岁的曾婆婆今年3月因脑出血做脑部手术,术后由于四肢乏力、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问题,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气管切开术。

半年多来,曾婆婆一直带着气切管,生活非常不便,经常呛咳,感染风险大;婆婆说不了话,切口每天都需要严格的无菌消毒护理,因此婆婆基本离不开医院,需要专人护理,家属照顾压力也大。

果不其然,今年婆婆因“脑出血后遗症,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入住广州新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入院不久,家属就表示希望婆婆能趁机护理调养好,“摘掉”气切管,恢复正常生活。



医护协力合作,多管齐下助力恢复


曾婆婆入院后,中西医结合科张静霞医生马上为她的病情做评估,分别做了肺部CT和痰培养检查,并对曾婆婆的脑出血、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局部状态都做了详细评估,再根据症状配合消炎对症治疗。

婆婆痰多,容易呛咳,护士姐姐也会经常查房帮助婆婆翻身、拍背,常给婆婆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让婆婆自主排痰,减少负压吸痰次数;婆婆带着气切管不能说话,家属就帮忙与医生护士做“翻译”,互相配合,帮助婆婆完成治疗。



封管成功,婆婆重获新“声”


科室每天分不同时段给婆婆部分封管,同时观察她的生命体征,氧饱和度,有无紫绀,做适应性训练,直到婆婆能自主咳痰,气管切开口周围皮肤红肿消退,分泌物减少,达到了封管的条件,才在8月18号进行了拔除气切导管、封闭气切瘘口操作。

由于封管前,科室对婆婆进行过适应训练,所以封管一次就成功。虽然婆婆平时不能说话,但医护人员对她的关心她都看在眼里,封管后,婆婆努力对医护人员轻声说出了谢谢两字。

成功封管后,曾婆婆恢复得很快,在家人陪伴下也日渐开朗,身体正在慢慢恢复。8月21号婆婆顺利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

为了感谢科室对曾婆婆的精心照料,出院前,家属特意给科室送赠了一面锦旗,并合照留念。家属说:“我们也知道气切后封管机会不大,真心感谢科室上下的付出和努力。”

气切封管成功,70岁脑出血婆婆重获新“声”


中西医结合科赵红梅主任表示,如今部分市民“谈气切色变”,但实际上,“气切”是长期需要借助人工方法保持气道通畅的标准措施。气切后并非终身带管,在原发病恢复良好的状态下,大部分病人是可以实现封管的。

现我国“气切”患者封管成功率是88%左右,而且封管后气管切开的局部损伤,也会逐渐恢复,大家无须莫名恐惧“气切”。


中西结合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之一,主要开展脑血管病(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症、颅脑外伤术后、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等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科室曾帮助多个气管切开患者成功封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能继续帮助这些病人解除痛苦,回归家庭和社会。